意大利最高法院最近的判决,即 2023 年 11 月 16 日第 46222 号判决,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机会来反思侵占罪以及定义其主观要素的要求。该判决涉及 A.A. 的案件,她被指控在担任某机构行政服务主任期间侵吞了一笔款项,但二审法院因缺乏犯罪意图而排除了她的责任。然而,最高法院接受了总检察长的上诉,并指出了二审判决理由中的矛盾之处。
在此审理过程中,米兰上诉法院最初判决 A.A. 无罪,认为所指控的交易仅仅是应付款项的预支。然而,总检察长对这一解释提出了质疑,强调该罪行的主观要素未被充分考虑。特别是,二审法官错误地将侵占的意识和意愿与可能促使被告采取该行为的动机混淆了。
最高法院已澄清,侵占罪的主观要素由侵吞款项的意识和意愿决定,而与行为动机无关。
根据意大利刑法第 314 条的规定,侵占罪要求公职人员能够支配公共资金或财产,并且有侵吞的意图。最高法院强调,即使 A.A. 归还了款项,这也不能排除她的责任,因为归还行为是在受到指控之后才发生的。此外,付款指令中存在虚假原因进一步证明了侵吞款项的意图。
意大利最高法院 2023 年第 46222 号判决代表了对侵占罪中犯罪意图性质的重要澄清。它强调了侵吞公共财产的意图不能通过个人辩解或动机来免除,而必须根据客观证据进行审查。将案件发回米兰上诉法院另一庭进行重新审理,将允许根据这些原则重新审查该案,从而确保更严格地适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