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最高法院于 2023 年 5 月 9 日发布的最新判决书第 27147 号,就犯罪的可起诉性问题,特别是关于在 Cartabia 改革生效后,原本可由法院依职权追究的犯罪转变为需要刑事控告才能追究的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澄清。在本文中,我们将分析该判决书的要点及其产生的法律影响。
Cartabia 改革通过 2022 年 10 月 10 日的第 150 号法令实施,对意大利刑事诉讼法典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最相关的变化之一是某些犯罪的可起诉性发生了改变,原本可由法院依职权追究的犯罪被转变为需要刑事控告才能追究的犯罪。这种转变引发了关于受害人是否需要明确提出刑事控告才能启动刑事诉讼的疑问。
原本可由法院依职权追究的犯罪,因所谓的“Cartabia”改革生效而变为需要刑事控告才能追究的犯罪——未撤销的民事诉讼参与——等同于刑事控告——有效性——理由。未撤销的民事诉讼参与,在犯罪的可起诉性方面,等同于刑事控告,这些犯罪原本可由法院依职权追究,但在 2022 年 10 月 10 日第 150 号法令(所谓的“Cartabia”改革)生效后,需要刑事控告才能追究。这是因为受害人的惩罚意愿,不需要特定的措辞,也可以合法地从不包含其明确表达的声明中推断出来。
法院裁定,未撤销的民事诉讼参与应被视为等同于刑事控告。这意味着,受害人对犯罪者提起刑事诉讼的意愿,即使在没有明确表达的声明中,也可以被推断出来,只要这些声明表达了对正义的渴望。这种解释扩大了犯罪受害者获得司法救济的可能性,避免了因缺乏形式而可能损害刑事诉讼。
这项判决的影响是重大的。首先,它提高了受害者获得司法救济的可及性,使他们能够更有信心地行使其权利,确保所遭受的犯罪得到追究。此外,它降低了提出刑事控告的形式上的僵化性,允许在解释受害人意愿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
总之,第 27147 号(2023 年)判决代表了在保护犯罪受害者权利方面迈出的一步。最高法院通过其裁决澄清了受害人的惩罚意愿可以以不同的形式表达,而不一定受限于特定的措辞。这种方法不仅促进了司法救济的可及性,也反映了意大利刑事诉讼体系在加强个人权利保护方面的重要演变。